深藏不露的減碳大將 台灣藍碳潛力待發掘 學者籲納入碳交易
稿源:2020-05-06/環境資訊中心/陳文姿
氣候變遷下,森林的儲碳功能受到矚目,成為主要的碳匯。近十幾年來,科學家開始注意到,海洋固碳的功能不輸森林。這些深藏於紅樹林、海草床、鹽沼裡的碳,被稱作「藍碳」。
台灣擁有681公頃的紅樹林、5000公頃的海草床,將是發展藍碳的重要資產,卻缺乏相關研究、認證與碳權交易機制。曾發表國內紅樹林儲碳研究、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呼籲政府重視藍碳交易,讓藍碳納入台灣的減碳成績,或進行碳權交易,換取保育生態的資金,達成雙贏。
各國潛力大不同 適當密度、少污染才有最佳藍碳
藍碳潛力有多大?去年底,衛報報導引用澳洲研究指出,沿岸生態系統佔全球面積的2%,但每年每單位面積固碳效速率比北方、溫帶或熱帶森林高10倍。壞消息則是,沿海藍碳的生態系統正在快速消失,另一篇研究指出,沿海過度利用、人口增加、淤積、海平面上升等因素下,每年約1.5至10.2億噸固存海洋的藍碳被釋放回大氣,降低了海洋固碳的成效。
為減少沿海生態系遭破壞,近年來,國際與當地組織協力在肯亞、印度、越南、馬達加斯加等地發展藍碳認證、建立碳交易市場。以藍碳交易換取資金,協助鄰近社區居民改善生活,並維護沿海生態系。
台灣藍碳的本土研究並不多,2018年在林幸助於《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變遷生物學)》期刊發表紅樹林生態系的碳循環研究,得到台灣紅樹林儲碳能力高於全球平均值的數據,但分解率也高於全球。
林幸助受訪時進一步解釋,紅樹林的枯枝落葉如果存到泥底下,固碳成效會增高,如果受到微生物分解,則碳會被釋回大氣中,相抵後才是真正存在紅樹林的碳。台灣特色是儲碳多、分解快,以至於儲存能力結果跟全世界相差不大。
林幸助說,一般以為紅樹林生長愈好,碳儲存量愈高,但實際並非如此。生長過密,反而會讓生物多樣性跟其他生態功能降低。據他的研究,單位面積內一棵海茄苳或三棵水筆仔,約略能達到碳存量最好、且生物多樣性最佳的平衡。
此外,紅樹林儲碳能力也受到水質污染程度而異。他以淡水河為例,因為污染高,河水裡有機質多,影響碳的吸存能力。在海洋污染嚴重區域,紅樹林釋放出的碳甚至比儲量多,不利減碳。
《溫管法》修法在即 學者:建立藍碳交易 讓減碳、保育雙贏
林幸助盤點台灣藍碳資源,鹽沼比較少,但海草床與紅樹林卻很多。台灣海草床至少有18處,從新竹香山、嘉義白水湖、屏東海口,到澎湖、金門、綠島等離島,共36.3公頃,最大的區域在東沙島及環礁,海草多達5000公頃。台灣海草種類達世界的1/6左右,並且擁有保育類的貝克氏鹽草。台北關渡、桃園新屋、台中大安、高雄茄萣等地,常見紅樹林蹤跡,含離島共達680.7公頃。
他指出,許多企業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他們需要到市場上購買碳權,用以抵放碳排。但多少紅樹林、多少海草可以抵上多少噸的排碳,必須先有研究,才能計算出來,還要經認證機構確定,才能得到碳權、進入碳交易市場。由於各地紅樹林生長的情況不盡相同,本土性的研究是必要的。
從國際藍碳案例來看,紅樹林占多數,海草碳權實例偏少。林幸助表示,可能與紅樹林吸碳能力較強,遭破壞的情況較明顯有關。不少東南亞國家為了發展沿海養殖,大量砍伐紅樹林。研究機構積極介入發展碳權,讓交易後的利益回饋地方,改善社區生活,地方的民眾也更願意保護沿海生態。
這情境跟台灣的紅樹林相反,林幸助指出,從文獻資料比對,台灣問題是紅樹林生長過剩,密度太高、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急需人為介入管理。過去大家認為保育就是花政府的錢。如果台灣能發展藍碳交易,不僅企業可增加抵碳的途徑、保育也能獲得資金挹注。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自2015年立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以來,至今減碳成績並不算好。環保署擬定今年進行修法,林幸助呼籲在這個時機點讓藍碳納入《溫管法》。他解釋,碳交易要先有碳權,也必須有研究、認證、交換等機制,這些都需要法源基礎。
林幸助指出,沿海生態系除了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還有許多生態功能。它可以是一個天然的防波堤、也是重要的漁場,全球60%的漁獲來自這裡,還有攔截髒東西淨化水質的功用。它們也提供海洋生物食物,更是重要的棲地,檸檬鯊、綠蠵龜、儒艮等都棲息在海草等藍碳生態系間。藍碳交易可讓海洋保育更積極前進,這會是雙贏甚至多贏的策略。
參考資料
Keys to successful blue carbon projects: Lessons learned from global case studies. Marine Policy. Volume 65, March 2016, Pages 76-84.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2015.12.020
圖說:台灣擁有廣大的紅樹林,可做為減碳資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提供。(註:林幸助更新資料為681公頃)
圖說:海草床也可作為碳匯、減碳的重要資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照片圖說:林幸助力促台灣海洋資源納入藍碳市場,呼籲研究與機制建立。攝影:陳文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