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目標

開始

第一年
建構中心組織平台,運作模式,聘用研發人力,盤點現有論文與專利進行各專業領域之專利佈局。主計畫

6月
完成開發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之設備及腐植化創新技術之特性研究。

7月
完成複合微生物系統及最適複合微生物之特性研究。
子計畫

107

第二年
補足專利佈局缺失區塊,鎖定特定領域與其他農業頂尖學校建立互動與學術合作模式,強化產學合作。主計畫

6月
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與微生物複合之設備及腐植化創新技術之特性產品。

7月
應用多功能微生物複合有機肥之「生技複合有機肥」之初級盆栽試驗。子計畫

108

第三年
期中成果盤點審查,檢視與標竿學校之差距,檢討改進,扶小補強,組織調整。主計畫

6月
應用多功能微生物複合有機肥之「生技複合有機肥」之田間試驗。

7月
多重分析驗證及產品調整。

9月
稻殼/過渡金屬氧化物中孔材料及生質轉換催化反應之反應機制探討。子計畫

109

第四年
研發成果展示,提高國際能見度,推廣技轉,扶植新創公司,促進農業生物經濟發展。主計畫

6月
產業化規格探討

7月
具有分解角蛋白與纖維質能力之菌株篩選 。

9月
提升綠色農業新穎材料於植物保健、抗逆境之效能。子計畫

110

第五年
爭取各式外部資源,內化中心組織於學校,建立永續經營模式。主計畫

2月
建立農地溫室氣體標準測量系統與程序 。

7月
台灣農村社區發展對之遙連結影響,以及現地觀察與驗證 。

9月
透過華裔作者Ava Chin 的作品探討飲食、身體與資本主義食物生產消費體系的關係,並思考城市採集的概念。子計畫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