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112年核定經費 興大穩居全國第五
稿源:中興大學研發處
為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並強化國家競爭力,教育部第二期(112年至116年)高教深耕計畫將賡續第一期補助重點,5年投入總經費970億元,提供各大學推動國際招生、交流、攬才,發展優勢特色領域。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112年各大學核定經費,繼臺大、成大、陽交、清華四強,興大獲得4億5019萬7237元,持續穩居全國第五,整體經費並較111年增加逾1千2百萬元。
興大執行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發展國際重點領域,與國際頂尖農業標竿學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及「德州農工大學(TAMU)」進行全面雙邊學術合作、國際人才培育、教學創新及新南向農業推廣。包括與UCD合辦3+X學位學程,首創兩校紀念學術講座,赴美進行獸醫防疫及臨床人才訓練等。此外,興大每年與近40所世界一流教研機構建立雙邊特色研究領域合作,致力提升國際學術聲望。
根據5月11日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顯示,興大共有10個學科(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社會科學、臨床醫學)進入全球前1%,與清大、中山並列。其中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二、農業科學學科全國大學第三、環境與生態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四,突顯興大在教育部經費挹注下,發展優勢農生與環境生態特色之亮眼成果。
興大在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獲得4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補助,分別為「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居農學全國第一,在理學領域新獲「前瞻永續負碳資源創意研究中心」。
興大將持續配合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2050淨零排放路徑等重要政策,聚焦學校「農食生技」、「智慧製造」、「醫療照護」、「綠能減碳」等四大優勢主軸,著重高階人才培育,擴大國際合作鏈結,跨域整合學術量能。在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方面,興大獲「永續發展類計畫國際合作型」「浪愛無國界: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將臺灣經驗推展至國際,具體展現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國際能見度。
==========================================================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112年核定經費 興大穩居全國第五
稿源:2023-05-20/工商時報/謝易晏
為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並強化國家競爭力,教育部第二期(112年至116年)高教深耕計畫將賡續第一期補助重點,5年投入總經費970億元,提供各大學推動國際招生、交流、攬才,發展優勢特色領域。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112年各大學核定經費,繼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華四強,興大獲得4億5019萬7237元,持續穩居全國第五,整體經費並較111年增加逾1千2百萬元。
興大執行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發展國際重點領域,與國際頂尖農業標竿學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及「德州農工大學(TAMU)」進行全面雙邊學術合作、國際人才培育、教學創新及新南向農業推廣。包括與UCD合辦3+X學位學程,首創兩校紀念學術講座,赴美進行獸醫防疫及臨床人才訓練等。此外,興大每年與近40所世界一流教研機構建立雙邊特色研究領域合作,致力提升國際學術聲望。
根據5月11日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顯示,興大共有10個學科(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社會科學、臨床醫學)進入全球前1%,與清大、中山並列。其中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二、農業科學學科全國大學第三、環境與生態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四,突顯興大在教育部經費挹注下,發展優勢農生與環境生態特色之亮眼成果。
興大在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獲得4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補助,分別為「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居農學全國第一,在理學領域新獲「前瞻永續負碳資源創意研究中心」。
興大將持續配合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2050淨零排放路徑等重要政策,聚焦學校「農食生技」、「智慧製造」、「醫療照護」、「綠能減碳」等四大優勢主軸,著重高階人才培育,擴大國際合作鏈結,跨域整合學術量能。在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方面,興大獲「永續發展類計畫國際合作型」「浪愛無國界: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將臺灣經驗推展至國際,具體展現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國際能見度。
==========================================================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112年核定經費 興大穩居全國第五
稿源:2023-05-20/台灣好新聞/林重鎣
為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並強化國家競爭力,教育部第二期(112年至116年)高教深耕計畫將賡續第一期補助重點,5年投入總經費970億元,提供各大學推動國際招生、交流、攬才,發展優勢特色領域。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112年各大學核定經費,繼臺大、成大、陽交、清華四強,興大獲得4億5019萬7237元,持續穩居全國第五,整體經費並較111年增加逾1千2百萬元。
興大執行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發展國際重點領域,與國際頂尖農業標竿學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及「德州農工大學(TAMU)」進行全面雙邊學術合作、國際人才培育、教學創新及新南向農業推廣。包括與UCD合辦3+X學位學程,首創兩校紀念學術講座,赴美進行獸醫防疫及臨床人才訓練等。此外,興大每年與近40所世界一流教研機構建立雙邊特色研究領域合作,致力提升國際學術聲望。
根據5月11日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顯示,興大共有10個學科(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社會科學、臨床醫學)進入全球前1%,與清大、中山並列。其中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二、農業科學學科全國大學第三、環境與生態學學科排名全國大學第四,突顯興大在教育部經費挹注下,發展優勢農生與環境生態特色之亮眼成果。
興大在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獲得4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補助,分別為「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居農學全國第一,在理學領域新獲「前瞻永續負碳資源創意研究中心」。
興大將持續配合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2050淨零排放路徑等重要政策,聚焦學校「農食生技」、「智慧製造」、「醫療照護」、「綠能減碳」等四大優勢主軸,著重高階人才培育,擴大國際合作鏈結,跨域整合學術量能。在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方面,興大獲「永續發展類計畫國際合作型」「浪愛無國界: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將臺灣經驗推展至國際,具體展現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國際能見度。
轉貼興新聞: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5591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112年核定經費 興大穩居全國第五 2023-05-22

最新消息
-
「柳婉郁教授- 坡地茶園之社會、環境與生態永續策略」深耕茶園研究,引領茶業應對氣候挑戰,開創永續新局!
2025-04-23 -
跨域對話啟動林業新契機 中興大學論壇聚焦森林碳匯與國產材永續推廣
2025-04-21 -
太平興農供應中心攜手專家學者 紅鈴水蜜桃義賣關懷社會公益
2025-04-12
亮點研究
-
本中心2024年學術亮點產出節錄簡介
2025-01-17 -
國內首件負碳研發與碳權開發選定台南 藍碳紅樹林當先鋒
2024-12-05 -
【學術亮點】植物內生菌 Burkholderia seminalis 菌株 869T2促進多種蕨類植物生長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