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興大與APAARI合辦未來農業論壇 三國學者談太空農場
 
國立中興大學與「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PAARI)12月8日舉辦「未來農業:太空農業概況」線上國際研討會,邀請臺灣、泰國、俄羅斯三國學者從種子、人工智慧、太空等面向,探討未來農業的可能性。
 
論壇由興大行銷學系教授李宗儒主持,與談人包含農試所農化組組長郭鴻裕、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院長陳和賢、興大農資院副院長黃紹毅、興大智慧農業研發中心執行長楊明德、APAARI執行秘書長Ravi Khetarpal、俄羅斯國立薩瑪拉科技大學教授Petr Skobelev。
 
郭鴻裕組長分享農試所採用衛星圖進行農作物產量及用水量分析的成果,透過衛星圖中農田所呈現的顏色,推估農產的栽種情況,目前農產的生產情況推估,是由農會進行調查再進行統計回報,採用衛星圖進行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預估,相較之下較為科學且節省人力。
 
陳和賢院長分享屏科大參與第一屆國際太空站(ISS)太空實驗設計競賽的成果,探討台灣物種牛樟在太空快速生長實驗。
 
楊明德執行長分享,運用無人機及人工智慧進行農損勘災的成果。該團隊首創將 AI 的「深度學習」技術導入無人機農損勘災,一分鐘就可辨識超過 15000 株水稻,相當於 2.5 個足球場大,將以往人工勘災需耗時一個月完成的工作,縮短至兩至三天,且勘災結果較為客觀。
 
黃紹毅副院長則分享,興大與太空中心、農試所合作,選送台灣種子到太空的計畫,選送的種子包含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番椒姬,希望藉此計畫,觀察種子是否會受太空環境影響,太空種子返回地球後,也將回到興大,由各團隊進行後續研究。
 
「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PAARI)是亞太地區重要農業組織,目前共有19個會員國,為我國參與的重要國際組織之一。2019年興大國際農業中心與APAARI共同成立價值鏈卓越中心,著力於提升雙方在環境生態系統、農業、農村方展的教育和研究能力。APAARI執行秘書長Ravi Khetarpal在論壇中談太空農場的挑戰。
 
興大工學院、電資學院今年3月與俄羅斯國立薩瑪拉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於AI人工智慧、智慧農業、智慧製造、智能運輸、智慧供應鏈及相關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國立薩瑪拉科技大學教授Petr Skobelev分享,該團隊運用植物的數位分身,在地球模擬太空狀態,實驗太空狀態對於農作物生長影響的成果。
 
論壇策劃人李宗儒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研討會採線上視訊方式進行,明年將持續舉辦第二屆未來農業論壇,規劃邀請更多學者及團體共襄盛舉,讓產官學界對於太空農場生態系的概況有更深入的認識。
 
照片圖說:興大與APAARI合辦未來農業論壇 三國學者談太空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