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開發奈米發電布料 登國際期刊
 
中興大學材料系團隊開發奈米防水發電布料,可擷取風吹、雨打及人體運動等的機械能,並轉換成為可以用的電力,1月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
 
此技術由興大材料系助理教授賴盈至先進元件實驗室研發,團隊成員包含研究生蕭勇麒、吳幸玫,藉由元件的材料選擇,以及結構設計,成功開發出可產生電能的摩擦奈米發電布料。
 
此布料可擷取大自然常見,卻無法被有效利用的微弱機械能,如:風吹、雨水拍打,以及人體運動等,轉換成有用的電能。它可以製成生活常見的旗幟、雨傘、雨衣、遮雨棚,以及衣物,達成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能發電的目標。
 
團隊更進一步,透過機械能轉換電能的特性,在衣服上成功開發出不需電源供給的自驅動感測器,利用手指觸摸產生的電訊號即可操控手機、電腦等裝置,為日後智慧衣物的發展打開了一道新大門。
 
賴盈至指出,未來也有機會研發出利用人體運動替穿戴電子充電,配合無須供電即可使用的自驅動人機介面,達到自給自足的智慧穿戴應用。
 
賴盈至表示,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具有風吹、雨水等豐富的大自然資源,但卻尚未存在可有效利用這些綠色能源的技術。傳統發電機不僅造價昂貴、笨重且體積龐大,受到極大限制。此外,推動巨大的發電機扇葉需要十分龐大的力,而一般天候條件卻無法輕易滿足該需求。因此,傳統發電機通常都受到區域性,以及地方氣候的限制,使得這些豐沛的大自然資源無法被有效利用。而布料隨處可見,且被製成各種具有不同功能的產品,如:宣傳用的旗幟、遮風擋雨的雨衣,以及提供保護功能的衣物。此技術即是讓這些布料有能力擷取這些豐富的能量,並轉換成可使用的電能,能有效提升綠色能源的發電量。

圖說:興大材料系助理教授賴盈至團隊研發奈米防水發電布料
 
照片圖說:興大材料系助理教授賴盈至(右)、研究生蕭勇麒(中)、吳幸玫(左)研發奈米防水發電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