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8-08-22/聯合報/吳佩旻
東元「Green Tech 」國際創意競賽,今年邁入第11屆,今年吸引兩百多名國內外科技領域的大學與碩博士師生、40件作品參與,今天在台北舉行總決賽,下午3點半發布得獎名單。今年國內團隊中,中興大學的作品「有感覺皮膚仿生機器人」頗富創意,不但能細緻地拿起草莓、番茄等質地柔軟的水果,還能即時回饋感覺訊號,提醒嬰兒是否該換尿布了。
主辦單位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表示,隨著人工智慧引領產業發展,雲端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樣貌,居住的環境也面臨了能源及防災等挑戰,加上近年來地球持續升溫,因此辦理「Green Tech 」國際創意競賽,希望透過科技及創意發想解決環境議題。參賽隊伍迄今高達928隊,參與師生近萬人,截至本屆主競賽達86隊、國際賽為80隊,總共頒出獎金達2200多萬元。
今年競賽分為國際賽及主競賽,較特別的是,有5組台灣團隊自告奮勇報名國際賽,主競賽部分也吸引台清交成、北科大等多所名校參與,不少私校也帶來精彩的作品。比賽方式先由每組隊伍抽籤決定順序,並完成9分鐘的簡報與實作後,開放評審提問5分鐘,經綜合評述後才決定名次及結果。
今年國內團隊中,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師生帶來的作品「主動式機器人皮膚及具有感覺皮膚的仿生柔性機器人」,取材相當特別,以生物皮膚及軟性動物為靈感發想,實現世界上第一個「不需要電池驅動的機器人皮膚」,不但能隨外在環境變形,還能感覺到有物體靠近、壓力、濕度、溫度等,並能回饋感覺訊號,可用在幫人測量脈搏,還能感測嬰兒的尿布是否濕了。
師生示範將機器人皮膚材質充氣後,近似軟體生物的材質可接受指令,拿取體積偏小的番茄,以及相當柔軟的草莓等水果。團隊表示,目前科技要實現機器人皮膚仍極為困難,因為傳統感測器無法隨著機器人的軀體來配置,且傳統機器人也無法隨環境變形,行動呆板,缺乏感覺能力,在人機互動上大受限制。
指導教師賴盈至專長為研究軟性電子、新穎機器人,此次參賽作品是他與學生蕭勇麒、吳幸玫、李昊叡、林孟瑜以軟體動物及人體皮膚為發想,突破以往硬式機器人的限制,可完成靠近、拿取、提升等動作來移動物品,甚至察覺貨品脫落等意外,還可檢測嬰兒的尿布濕度,以及偵測人體微小的生理訊號,如測量脈搏。
團隊表示,近年各國都著手布局智慧機器,工研院產趨中心也指出,2021年全球智慧型機器人約有336億美元市場,工研院獨立的新創公司「原見精機」董事長蘇瑞堯更預估,全球機器人皮膚市場產值上看超過552億元。團隊未來將進一步處理訊號,希望實現更複雜的用途,例如以聲音、光、有意義的短語等進行人機互動。
照片圖說:中興大學研發一款「有感覺皮膚仿生機器人」,不但能細緻地拿起草莓、番茄等質地柔軟的水果,還能即時回饋感覺訊號,提醒嬰兒是否該換尿布了。記者吳佩旻/攝影
轉貼興新聞: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43841